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的意見》,自覺運用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堅持“關鍵少數”以上率下,不斷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強化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加強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加強思想引領與完善內控機制相結合,實現全員監督
領導干部帶頭作表率。組長始終把做好干部監督工作作為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經常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警示教育,督促全組干部擰緊思想“總開關”。組領導班子帶頭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身作則、以上率下,通過年終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報告個人履職、廉潔自律以及重大事項情況,主動接受監督。
建立完善干部監督體制機制。明確組長為干部監督工作第一責任人,其他組領導對分管范圍內的干部監督工作負主體責任,各室負責人對本室干部監督工作負直接責任,辦公室負責組內干部監督日常工作。明確相關紀檢監察室負責監督教育部直屬高校相關紀檢干部,與日常監督執紀工作一同部署、合并開展。監督機制和責任體系的確立,為干部監督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實現了組內干部和教育部直屬非中管高校紀檢干部監督全覆蓋。
扎緊織密制度籠子。印發組內干部監督工作實施辦法,強調干部監督工作要突出政治監督,明確將遵守政治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等方面作為監督重點。以該實施辦法為基礎,結合實際出臺進一步嚴格紀律規矩、規范日常行為的要求。針對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實施辦法。督促干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嚴格按照權限、規則、程序開展工作,圍繞檢舉控告處理、線索處置、審查調查、審理處分、涉案款物保管處理、紀檢監察專項經費支出管理、辦案用車管理等方面出臺一系列配套制度。
著力規范約束權力運行,實現全域監督
查找廉潔風險點,筑牢“防火墻”。緊盯監督執紀、審查調查重要權力,查找出13類23個風險點并研究提出5條共性防控措施和33條針對性措施。對涉及教育部直屬系統紀檢干部的信訪舉報、線索處置、審查調查等方面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復盤查處的違紀問題和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原因并逐例對照組內是否存在相同或類似問題,防患未然。
嚴格問題線索處置,防止“燈下黑”。對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干部監督室案件審查調查工作規程,優化組內干部檢舉控告處理工作流程。對涉及組領導班子成員的信訪舉報及時報干部監督室,涉及本組其他干部的信訪舉報直報組長,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嚴肅處置。結合核查工作,對組內有關干部進行一對一談話提醒,要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持續釋放嚴管信號。
加強日常監督,當好“質檢員”。承擔案件監督管理職責的紀檢監察室定期對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督執法工作規定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審查調查措施使用情況進行核對,有關情況及時向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有關部門報告。積極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有關部門開展案件評查、線索處置情況評查及“回頭看”,對指出的問題積極整改并舉一反三,提高審查調查、審理工作質量。
堅持跟蹤回訪,敲響“回音壁”。在了解被問責或受處分人員思想動態、認錯悔錯態度的同時,嵌入干部監督工作,詢問其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及之后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是否存在與重要涉案人有私下接觸、是否存在侵害被調查人權益等情況,堅決防止出現不依規依紀依法履職以及在監督執紀執法中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推動構建“四結合”監督體系,實現全方位監督
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幫助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圩印?,引導年輕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練就過硬本領。組長每年組織一至兩次座談會,針對年輕干部思想動態,有的放矢地對夯實紀律規矩意識、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提出要求。組領導經常與分管室的同志談心談話,了解干部思想動態,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提醒。督促相關干部認真學習有關政策規定,如實準確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對抽查發現的問題,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有關部門依規依紀依法處置。
與工作執行力相結合。把紀檢監察組年度工作要點情況作為干部表現的重要“觀測點”,對因個人敷衍應付等原因導致進展緩慢的及時批評教育、責令糾正整改,對不適應崗位要求的及時作出調整或組織處理。
與重要時間節點提醒相結合。在年節休假前等關鍵節點,組織全組干部認真學習廉潔過節的相關要求、傳達通報曝光案例,提前打好“預防針”,嚴防“節日病”,節后全組干部需自查并主動報告有無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廉潔自律有關規定情況。
與機構、人事調整相結合。根據風險防控需要,適時調整組領導分工、內設室職能,對同一崗位工作時間長的干部進行輪崗,進一步降低廉政風險隱患。專門設置審理室,強化對組內審查調查工作程序和質量的審核把關。組內干部提拔使用時主動聽取教育部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和人事部門意見。
督促教育部直屬非中管高校紀委履職盡責,實現全系統監督
推動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盡責。會同教育部黨組每年召開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視頻會,舉辦教育部直屬系統紀檢機構負責同志培訓班,對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敢于善于斗爭、可親可信可敬的紀檢監察鐵軍提出要求,幫助補短板、強弱項。根據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帶來的新形勢新變化,督促并指導高校紀委嚴格貫徹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依規依紀依法開展監督執紀工作,不斷提升運用黨規黨紀和政策策略的能力。
協助選優配強高校紀委干部。通過提前介入、查看檔案、延伸了解、走訪有關部門等方式對擬任紀委書記人選進行全方面了解,重點考察其是否敢于擔當、善于擔當。深化中管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后,按照規定及時將教育部直屬中管高校紀委副書記納入監督對象,全面深入了解情況,逐一建立廉政檔案。對教育部直屬高校紀檢干部近親屬在本校就讀、就業情況調研,提出防止利益沖突的有關意見建議。
加大處理問責力度。穩妥處置涉及直屬高校紀委書記及紀檢干部的問題線索,對函詢回復的情況抽查核實。特別是對反映問題比較集中的紀委書記,在處置相關線索的同時深入學校紀委開展調研,通過多方面情況相互印證、比對,提高研判精度。
上一篇: 國網模塊化建設2.0 下一篇: 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常